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六十九章 新疆风韵 (第9/12页)
;讲究工整、押韵、平仄、对仗。 “而我只是用诗体,在讲一个故事、诉说一种感悟、探讨一重意境。说工整、押韵还凑合,但平仄、对仗就不太讲规矩了。这和你们刚才的‘顺口溜’有些接近,比较自由。今后,能不能有好的诗篇,能否‘青出于蓝’,就看你们的了!” 齐峰凑到跟前说道:“跟‘大师父’学了这么多年国学经典。《唐诗三百首》也天天读,也知道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;可就是没有灵感。想写几句诗,根本写不出来。这是为啥?” 智信笑着说道:“别灰心!好文章、好诗作,都需要积累。慢工出细活,功到自然成!……” 道尔吉一行人,穿过数十公里长的阿拉沟、乌拉斯台峡谷,过了巴伦台要塞;傍晚,出山口到了哈尔莫敦的老部落大营。 十年过去了,开都河边上的老部落大营,显得更加苍凉。被战火烧毁的门楼、瞭望塔、马厩、栅栏,那些乌黑的残迹;仍然默默地静卧在那里,等待着主人的归来。 部落中心位置的那块巨石,依然像一位饱经战争创伤的耄耋老人,孤独地矗立在那里;追忆着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,诉说着阿古柏侵略军丧尽天良的罪恶行径! 道尔吉对这里的一草一木,自然有着特殊的情感。每当走过这里,心里都有说不出的那种难受。 但这次与往日的情形不同。因为他知道,最痛苦的时刻已经过去;要不了多久,西征大军就要横扫焉耆城、库尔勒城和整个南疆。 这自己出生、成长的大草原,在经历了十年的空前浩劫后,即将迎来新的生机;这里,今后仍然是自己和整个部落厉兵秣马、休养生息的地方。 道尔吉抚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