显微镜下的大明_第五卷 天下透明 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五卷 天下透明 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 (第30/135页)

武三年年底一直持续到洪武四年年底,前后整整一年。因为策略务实、设计周详,加上最高领导人的高度重视,很快全国大部分地区都顺利完成任务。

    虽然这次普查的原始记录并没留下来,但根据种种记载推测,总注册人口数在五千五百万以上。

    这五千五百万人,是已经安定下来的生产人口,而且处于官府控制之下。只要朝廷愿意,可以追查到具体任何一户的状况,掌控力远超从前。自宋末至元末一百多年,这是中央政权第一次如此清晰地了解天下人口多寡。

    这对新生的大明政权来说,意义重大。

    正当诸多官吏长舒一口气,觉得大功告成之时,大明朝廷又宣布了:户帖统计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,人口会增长,田地会变化,从此以后,每年地方上都要进行更新,每十年要重新造册。

    原来这一切,都只是铺垫罢了。

    真正的大戏,要等到十年之后。

    第二章朱元璋的理想

    整整十年,朱元璋一直没闲着。

    平定四边、改革官制、安定民生、恢复生产,天下有堆积如山的事情等着处理。洪武皇帝在百忙之中,还抽出空来搞了空印案和胡惟庸案两次大清洗,日子过得相当充实。

    一转眼到了洪武十四年,算算日子,十年了,差不多到户帖第一次更新的时候了。

    朱元璋没打算做简单的数据更新。他想要的,是一次系统的全面升级。

    在朱元璋的规划里,户帖并不是终点,而是起点。他不只希望天下变得透明,还希望天下任何一处地方都能触手可及。朱元璋的理想,是达成一种对社会细致而全面的控制,让统治者的意志,可以直接贯彻到大明最基本的户籍单位——户。

    这个不独是朱元璋的理想,对任何一个中央政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