桓容_分卷阅读612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分卷阅读612 (第2/4页)

玩的花样。但是,了解过桓容的性格,知晓他的行事手段,无论郗愔还是谢安,都选择保持沉默,接受这个既定事实。

    书院为朝廷输送人才,选官之后,刺使、太守以下俱要考试,渐渐成为不成文的规定。

    经过桓容的不断努力,终于找到一条“可持续发展”道路。既不会惹来更多反弹,又能逐步达到目的,算是相当不错的结果。

    于此,贾秉和荀宥各有评价。

    前者以为,天子行事可再“狠”一些,如今底线还是太宽,大可进一步缩减;后者则是赞许点头,行事留一线,总好过日后难相见。

    话糙理不糙。

    桓容左思右想,最终下定决心,等到机会成熟,必须放贾秉去长安。建康不能烧,长安倒是能满足这位的执念和需求。

    各家女眷频繁出入台城,皆是高门释放出的讯号。

    如果对桓容的施政纲领不满,除重要节日,如王谢这样的士族,连宫门都不会踏入半步。

    除表明支持天子,女眷入宫还有一个目的:借机会互通消息。

    有适龄女郎的家族,多少都会打听袁峰几句。

    自上巳节至今,已有不下三家表明联姻之意。侨姓吴姓皆有,家世相当,女郎也是知书达理,颇有才名,南康公主和李夫人差点挑花眼。

    袁峰愈发不好意思。

    从四月起,除请安之外,入宫的次数屈指可数。遇南康公主问起,就是一句话:“一切听太后安排。”

    桓伟和桓玄陪坐在侧,好奇的问了几句,似懂非懂之下,将定亲和长大画上等号。

    掰着指头算算,元服还不到年纪,想要被视为长大,是不是能换个办法,例如定亲?

    “阿母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