桓容_分卷阅读632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分卷阅读632 (第2/4页)

气候。

    各种流言夹杂, 到最后,人们的关注点仍在秦策身上。

    朝廷文武心怀忐忑,实在是日食发生得时机太巧,难免会产生联想。

    时人信奉仙家神鬼,豪强官员亦不猛免俗。

    为自身安全考量,之前不敢出言之人,此时纷纷上奏,请秦策网开一面,饶唐公洛一条性命。同时,为洗刷天子无德、残暴之名,当严查唐氏全族被害、祠堂被焚之事。

    简言之,流言成风,不能视而不见。然堵不如殊,莫如承认之前过错,方能试着挽回民心。

    惨案已经发生,秦策身为一国天子,根本脱不开干系。想要挽救名声,只能将犯事的人推出去,使叛军的怒火有个发泄渠道。

    如此行事,可以光明正大推说,上天固然降下惩戒,却非全部针对天子,更多是警告几姓豪强,让愤怒的对象就此转移。

    上表之人越来越多,其中,有真心想救唐公洛一命的,也有浑水摸鱼随大流的。借机煽风点火,想要报私仇者同样不少。

    随着几方同时发力,长安朝廷形成一个声音:唐公洛不能杀!

    秦策每日上朝,不管愿不愿意,事情都要议上一回。

    大势之下,他想独断专行绝不可能。若强行下旨,命秦璟发兵青州,取唐公洛及从者人头,必会担上暴君之名,民心丧失殆尽。

    然而,让他就此松口,秦策又不甘心。

    无论出于什么原因,唐公洛起兵造反是事实。

    如果不加以惩处,是不是会意味着,只要情有可原,造反的人都不会脑袋搬家?

    再遇上野心之辈该怎么办?

    这对统治者来说是大忌!

    就在秦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