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593 (第2/4页)
与其事后补救,莫如提前扎好口子。 人言亡羊补牢未为晚也,但有机会减小损失,又怎能眼睁睁看着事情发生? 钢刀悬在头顶,还是硬要往死路上走,属于砸都砸不醒,正好用来杀鸡儆猴,以血的教训警醒后来人,谁敢把圣旨不当回事,无异于拿性命做赌,而且是个必输的赌局,脑袋早晚搬家! 朝中大佬先后表态,朝议的基调就此定下。哪怕另有心思,也不会在这个时候露出痕迹。 无需等到朝议结束,圣旨当殿抄录制成官文,交殿前卫送出,当日即飞送各州郡县。 一同送出的还有赈济银粮。 因情况紧迫,建康高门连夜开库房,命家人清点钱粮运出城外。少者五六车,多者二三十车。合成一条长龙,数量可谓惊人。 为保证稻谷不湿,桓容特许众人至工坊领武车,由文吏记录签字,事后归还。 大批的粮草运出建康,由高门健仆和甲士一同护卫。 百姓闻讯,多冒雨夹道,目送队伍出城。 坊市中的食铺一个没落,连夜备好蒸饼馒头,如数堆成小山,有的还冒着热气,请甲士一同带走。 “上天不怜,频降灾祸。然世有英主,苍生终有活路。” 圣旨下至各州,见到“连坐”两字,上自刺使郡守下至乡间散吏,无不倒吸一口凉气,不由自主的头皮发麻。 江州和荆州都有郡县遇灾,桓豁的动作最快,治所官员不够用,干脆将几个儿子都派了出去。 这个时候,儿子多的好处充分彰显。 桓石虔领兵在外,桓石秀和桓石民一个在汉中一个在秦州,桓石生和桓石绥最为年长,肩负起重任,带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