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536 (第3/4页)
有权势的宦官自然不敢不听他的吩咐。 -------------- 在七月下旬,天气快转凉时候,吐蕃前线终于传来了最新的消息。 上前上一份消息差不多在十天前传来,但那份军报并没什么让人惊喜或者担心的事报告。 因为逻娑道的大军行进至距逻些城只不过几百里的地方,消息传回来非常不方便,正常情况下要半来个月到二十天时间才能送达,要是出现一些意外,比如传递消息的军士在吐蕃高原上不幸了,那消息就丢失在路上,需要第二拔军士将消息送过来。消息都是先送到青海,再从青海以六百里加急送到洛阳的,在没有现代通讯手段的唐朝,只能做到这样了。 看军报上的日期,这份急报是一个多月前从前线传回来的,里面所报的内容让收到军报的贺兰敏之及其他兵部官员兴奋不已,贺兰敏之忙揣着这份军报去禀武则天了。 军报上的内容是综合斥候的所探及前方的军情而写,大概意思如此:收到大唐威吓诏令的吐蕃赞普芒松芒赞非常恐慌,与群臣紧急商议对策,因青海兵败,吐蕃群臣同样恐慌,如今大唐已经兵临城下,一群惊弓之鸟在一番商议后做出了向大唐臣服的决定。 赞婆兵败后被免去小论职,代其职的韦松囊成为仅次于芒松芒赞和论钦陵的吐蕃三号人物,韦松囊一直以来与论钦陵不合,再加上芒松芒赞和韦松囊索来惧怕论钦陵的实力和威胁,一番商议后,做出了牺牲论钦陵以换取唐军退兵的决定。才是一个二十岁左右小青年的芒松芒赞答应我方提出的“过分”要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